复杂产品系统的竞争往往介于跨企业项目之间发生,其相应的竞争战略研究是以项目为基础,而并非像大规模生产商那样是企业之间的竞争;复杂产品系统的竞争战略通常注重投标、设计、开发等活动的有效性而不取决于生产的规模效益。故LED工程类企业市场开拓对策应主要侧重于几方面,下面从技术创新方面谈起。
重视技术创新,加大新产品开发力度
技术创新是新产品的生命。LED显示屏技术属于成熟技术,对于这类成熟技术产品的创新可以从两个方面去进行。
第一种思路是模仿创新。这种创新的风险小,实施快,起点高,效果好,尤其对于中小型企业很适用。这又可以从两个方面理解:
1.它为二次创新,即在技术引进的基础上,受囿于已有技术范式,并沿既定技术轨迹而发展的技术创新。二次创新的过程是一个累积进化的过程。技术的引进来源可以是国外先进技术,也可以将其引进领域拓展到包括国内高校及科研院所。但需要指出的是设计原理的掌握和研究开发能力的形成是这一创新过程的核心环节。而这一核心环节的达成,往往是通过反求工程得以实现的,即在引进技术的应用中,反向推演该技术的原理和诀窍。因此,这种技术的引进是动态的。企业要注意加强与自主研究的结合,提高二次创新的有效性,促使其向一次创新转化。
2.企业将产品线向上下游拓展。从LED显示屏技术看,关键的核心技术和产品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组成单元,包含显示单元、驱动单元、控制单元、数据通信单元、视频采集单元等。而这些单元的关键技术已被国外一些高科技公司占据了绝对优势。如显示单元的主供应商:日亚公司(日本) 、光磊公司(台湾) 、 HP公司(美国)等。所以,国内LED工程类企业应抓住中国入世的契机,寻求与国外公司的合作,延伸产品线长度,增强产品在国内市场的竞争力。
对于技术创新的第二种思路是:从替代品中寻求灵感,挖掘产品新的特性。LED产品的替代品有很多种,如背投式彩电。尽管替代品对于显示屏构成相当的威胁,但由于这类技术存在诸如成本定价、技术成熟度等种种缺陷,仍给LED产品留下了很大的发展空间。如索尼(SONY CORP.)与全球显示公司联合开发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市场(OLED),目前已生产出有源矩阵OLED样机,EMAG-IN公司和DUPONT公司也在研究该项技术,所以企业应及时了解、掌握这类信息,努力寻求合作,积极吸收新的技术成果。
新产品的开发包含巨大的风险,这种风险来自于技术和市场的不确定性。对于LED行业来说,这种开发显然应围绕其核心能力展开,并且这种核心能力应能适应企业外部环境包括技术市场和社会条件的变化。
基于复杂产品的管理思路,我们可以从时间、成本、鲁棒性和适应性范围等4个方面去分析新产品的开发:
(1)时间,指从出现市场机遇到企业生产出新产品、上市取得销售收入的时间要短。时间又可以进一步细化为:从市场机遇出现到发现机遇的时间,从发现机遇到研究开发成功的时间,从研究开发成功到新产品上市的时间。
(2)成本,可以细化为信息成本、研制成本、生产成本、销售成本和其他成本。具体包含有支付市场调研人员的工资、福利、市场调研费、后勤服务中所消耗的成本等。
(3)鲁棒性,即企业在市场发生变化,转产新产品后,仍然能够保证产品质量,正常地生产运营,从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发展的能力。
(4)适应性范围,指目标经过修正后甚至在完全不同的情况下,原来的方案仍能被使用的,也就是能够适应变化的范围,而且这种变化不是预先可以预测的。